众所周知,美国高校一直是“宽进严出”,但究竟严格到何种程度恐怕很多人想象不到:在四年制高校里,平均只有不到60%的学生在6年内能毕业。这个结论来自美国企业研究所6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,该报告以200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,分析了1385所四年制高校的毕业率。
美国大学的毕业率低由来已久。20世纪70年代以来,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显著增加,但毕业率并未大幅提高。虽然人们可以从这些数字背后看到一些值得称道的大学作风,但过低的毕业率对一个国家来说毕竟不是好事。所以,奥巴马第一次向国会演讲就急切地强调了这个问题,称这种低毕业率对美国的国际竞争力是一种威胁。
他希望,到2020年美国能再次成为世界上拥有大学毕业生比例最高的国家。几个星期后,这位总统就在他的第一份预算报告中安排了25亿美元,用于提高低收入家庭生源的大学毕业率。
影响毕业率的因素很多,譬如家庭收入状况、个人的努力程度、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劣以及学术标准的高低等等。要提高大学毕业率,如果从这些方面入手,难度不小,最省事的途径就是降低毕业标准。
如果真这么干,美国的大学早就不会存在毕业率低的问题,但没有淘汰率,就很难保证大学教育的整体质量。
是要更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,还是要更多较高质量的大学毕业生?美国高校选择了后者。
高校为满足更多人上大学的愿望和国家发展的需求,就要扩招,门槛也自然降低,学生质量也就成了令人忧虑的问题。在扩招后要维护自身的声誉,大学只有严把出口关。
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为人称道,但校际之间差距甚大。有机构综合新生的SAT/ACT(可简单理解为“美国高考”)分数、在高中的排名情况以及录取率等多种因素,把这1300多所四年制高校分成6类,从毫无竞争力、鲜有竞争力、有竞争力、很有竞争力到有高度竞争力、最有竞争力,其中毕业率千差万别,同类大学之间,也有很大差别。总的趋势是:越有竞争力的大学,其毕业率越高,反之亦然。
81所“最有竞争力的大学”,平均毕业率为88%,像哈佛大学、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名校,比例均未低于95%。不过这些学校是真正的“严进严出”,招收的大都是一流的学生,只有10%左右的申请者最终被录取,要顺利毕业,也要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准。
“毫无竞争力的大学”数量不多,在这1300多所高校中只占到5.6%,其平均毕业率仅有35%,南方大学新奥尔良分校以8%的毕业率位居最末。
一些大学本就“毫无竞争力”,极低的毕业率对招生无疑是雪上加霜。但它们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标准,以高毕业率作为噱头来吸引生源。南方大学新奥尔良分校虽然位列最后,但豪气不减,依然宣称要创造和维持适合学习、成长的环境,激发学生的上进心。
那些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明显不理想的学生,如果在大学还不愿狠下功夫,毕业就会成为遥不可及的目标。通常,成绩在高中毕业班位居班级后40%的学生,如果选择的第一所大学就是四年制高校的话,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在8年半以后还拿不到学位。
这种低毕业率让一些关注美国教育的人士感到恼火,他们批评高校没有对自己的“产品”负应有的责任。但理想总是高于现实,美国四年制高校在提高毕业率的路上障碍重重。比如,学费高涨使得贫困问题在非一流大学里日渐突出,大约只有40%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在6年内能完成学位,比高收入家庭生源的毕业率要低22%。
更大的难题是如何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。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所在最近一次针对新生的全国性年度调查中,发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有44.6%的学生对教学质量表示不满,43.5%的新生在课堂上经常会感觉无聊。我的一位室友是美国人,在常青藤学校达特茅斯学院读经济学,亦认为很多课程“无趣”,因为老师们喜欢“一个人滔滔不绝”。
而且,在那些声望越高的大学,教师们越有可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研究上而非教学中。许多高校也倾向于用尽可能便宜省事的方式教学,比如“大班”。一项调查询问了115所大学的学生,结论是:少于30人的课所占到的比例,平均只有28%。
不过,美国大学尽管问题丛生,但还不至于令人悲观,绝大多数的美国人相信“大学能教给学生们需要知道的重要的东西”,如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