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火罐
中医的一种疗法,又称“拔罐疗法”.“拔管子”或“吸筒”。能使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现象,从而产生治疗作用。火罐有竹制.玻璃制等多种,本法在民部很常用,多与针刺配合使用,能提高治疗效果。主要用于风湿痛.腰背肌肉劳损.头痛.腹痛及哮喘等症。
拔火罐时,可根据部位选用大小合适,边缘厚而光滑.底部宽大呈半圆形的玻璃陶磁罐。先将火罐洗净擦干,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,露出要拔罐的部位,罐的部位,涂以少许凡士林,将蘸有洒精的棉花用镊子或夹子夹住点燃,伸入罐内;几秒钟后迅速抽出,随即将罐子扣在患处,由于罐内空气被热驱逐成真空负压可把皮肤牢牢吸住,拔
15-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,取时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,另一手按压皮肤,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,罐子自然与皮肤脱开。拔火罐时,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,孕妇的腰.腹部不能拔罐,心脏部位.乳头.毛发部位.患有皮肤病的地方也不宜采用此法。
针灸
中医用针法和灸治疗疾病的总称。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,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,运用操作手法,以调整营卫气血。灸法是以艾绒做成艾炷,或以艾绒搓成条状,点火燃烧,温穴位的皮肤表面,而达到温通气血.扶阳散寒的目的。针和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,但在临床上常配合使用。
气功疗法
气功疗法是我国人民中沿用长久的一种特殊保健与治疗方法,对体质虚弱.神经衰弱.重病恢复期.慢性疾病.高血压.消化性溃疡.胃下垂.便秘等均有一定疗效。
中药煎煮方法
煎煮中药最好用砂锅,因为砂锅受热均匀,而且不会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。也可用搪瓷器皿或铝制品,但忌用铁锅。
煎中药时,要掌握好时间.水量和火候。煎煮的时间和水量因药物性质不同而异,清热解表药煎煮有时间不宜过长,煮沸后10
-20分钟即可,故水量要放得少些,只要水漫过药就可以。滋补药和杂类方药,需煎煮半小时,水量要多放些,没过药后再高出半寸。某些药物为了充分发挥其药效,减少毒性,须采取不同煎煮方法。如先煎.后下或用布袋包好了再煎等。煎药火候也要掌握好,一般药液未煮开时用急火,煮开后用文火,并需要经常搅拌。每剂药煎煮两次,两次煎液倒在一起和匀,分两次服。服药时间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药物的作用来决定,一般的药最好在饭后1小时服,急性病则不拘时间。补养药品宜空腹服,易吸收。润肠的泻药空腹服,易使积滞物泻出。助消化的药要进食稍后再服。以助疗效。驱虫药应在早上空腹服。能提高杀虫效果。
中药煎后所取得的药液成人一般每次150毫升,学龄期儿童 100毫升,婴幼儿 50毫升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