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的大学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某种技能的教育,而是让他们有广阔的视野。
讲到美国的大学教育,笔者联想到几年前,杨振宁教授曾经这样讲过,清华大学的学生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学生差。但是,几乎同时,哈佛大学数学系教授丘成桐认为,“在中国听说美国大学生的数学特别差,但是我的感觉是美国好学生的数学好得真是不得了”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,到底谁更正确?只有从中美教育的具体情况客观分析,才能从中找到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。
美国高校的大体分类
美国基础教育是12年,小学5年,初中3年,高中4年。美国高等院校大约有3500~4000所。但是大部分学校是面向社会的,培养应用型人才。根据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》杂志的归类法,研究型大学总数并不多,大约不到300所。对于什么是研究型大学,他们有具体指标,一个大学如果有学科齐全的本科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,并立足于突破性研究,即为“国家型大学” (National Universities)。哈佛、普林斯顿位居榜首,笔者所执教的南密西西比大学也榜上有名。
如果你的学校有学科齐全的本科专业,生产一定数目的硕士学位但只有很少的博士学位,那就是“硕士大学”(Master’s Universities)。美国有600多所硕士大学。剩下的本科院校要有一定比例的学士学位。还有一部分学院生产一半以上的人文学士学位,故称为“人文学院”(Liberal Arts Colleges),有200多所。
更多的学校是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和一些职业学校或专门学校,如著名的朱丽叶音乐学院。美国没有体育学院,运动员的成长主要靠个人兴趣和私人资助。美国大约有1000多所社区学院。这些学校的学费相对便宜。两年后一部分毕业生可转到本科院校,学分照算。另一部分毕业生以他们学以致用的知识和技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。
美国也没有国立大学,只有私立大学和州立大学之分。私立大学教育经费与政府无关,学费颇贵,尤其名校,已达每年40000美元以上。州立大学教育经费来自州政府拨款,本州内的学生可减免学费。
允许学生自由发展
美国大学生进校后,他们是如何被培养的呢?以笔者为例,当初到美国读书时,在读博士的同时做教学助理,每周20个小时的工作量,属“勤工俭学”,足以挣够学费、生活费,但性质和国内的助教并不一样。美国教授教基础课时,每周要安排2个小时的答疑、上习题课时间,笔者就负责这些工作。当时以为美国是最先进的国家,大概每个学生都会很棒。但笔者惊讶地发现,学生习题课问的问题非常简单,甚至有1/2+1/3等于几这样的问题。如果仅看到这一点你会觉得美国学生太差了,但这仅仅是一个指标。
美国的教育是通才教育,允许学生自由发展,这是教育的最基本要求。大学教育并不只是对某个技能的教育,而是让学生有广阔的视野,这是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明显的区别之一。大学中人人必修的核心课程包含不少文史哲,所以美国大学生能言善辩,常见的校园集会上不乏口若悬河的演讲家。可是,谈到理工科基础知识,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,美国那些将来不去读研究生院的学生们普遍比中国大学生差,因为美国大学生在中学时不会用大量的时间去做大量的习题,宁可去享受大自然。
扬振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,美国教育对前50%的人有效,中国教育对后50%的人有效。意思就是中国教育让学生多训练,让本来不太懂的学生搞“懂”了,但这种方法对那些反应比较快的或者能力强的人是不适用的。中国高校现在很强调“绿色教育”,包括人文教育,而美国在中学阶段已经把这些问题解决了。
美国中学阶段不分文科班和理科班,对学生的数理化基础知识掌握的要求并不高,高中只有代数和几何属于必修课,而且代数不强求背公式,几何也不大教证明。三角对许多州属选修课。但对英文演讲写作训练的要求较高。学校设有很多的选修课,可以让你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。
将为社会贡献作为人生目标
在美国的大学,学生们并不把考试当成目的,而是把求知、实用当成目的。进入大学后,公共基础课五花八门,你会感到很奇怪,还有代数,还有三角函数,而这在中国大学里早就不见了。在美国任何一个州立大学,都有学院教代数课,因为好多学生高中代数没有过关,要补课。